三国我的玻璃杯价值连城汉灵帝刘玄免费小说全集_免费阅读无弹窗三国我的玻璃杯价值连城汉灵帝刘玄
  • 三国我的玻璃杯价值连城汉灵帝刘玄免费小说全集_免费阅读无弹窗三国我的玻璃杯价值连城汉灵帝刘玄
  • 分类: 其它小说
  • 作者:酒时仙
  • 更新:2025-11-07 13:26:49
阅读全本
主角是汉灵帝刘玄的历史脑洞《三国我的玻璃杯价值连城》,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历史脑洞,作者“酒时仙”所著,主要讲述的是:《三国:我的玻璃杯价值连城》的男女主角是刘玄,这是一本历史脑洞,历史,三国,武将,系统,穿越小说,由新锐作家“酒时仙”创作,情节精彩绝伦。本站无弹窗,欢迎阅读!本书共计252231字,99章节,更新日期为2025-11-07 12:17:12。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.com上连载中。小说详情介绍:穿越成汉室宗亲,刘玄用一只现代玻璃杯,从汉灵帝手中换来了代郡的合法统治权。且看他如何用“奇珍”积累资本,在苦寒边地打造最强势力,搅动三国风云。

《三国我的玻璃杯价值连城汉灵帝刘玄免费小说全集_免费阅读无弹窗三国我的玻璃杯价值连城汉灵帝刘玄》精彩片段

公元180年,三月。

皇都洛阳,皇宫御书房内。

“妙!妙!妙!”

汉灵帝刘宏满面红光,目光灼灼地盯着案几上那只通体晶莹、纯净无瑕的水晶琉璃杯。与一旁色彩斑驳的半透明琉璃杯相比,这只新呈上的杯子宛如天赐之物,熠熠生辉。

“奇珍!绝世奇珍!”

刘宏小心翼翼地捧起琉璃杯,指尖轻抚杯身,眼中尽是痴迷与赞叹。他反复端详,仿佛要将这宝物的每一寸光泽都刻进眼底。

良久,他才恋恋不舍地放下杯子,抬眼望向殿中静立的青年。

“你叫刘玄?”

“草民刘玄,叩见陛下。”刘玄恭敬行礼。

“听闻你亦是刘氏血脉?”刘宏问道。

“回陛下,臣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。”刘玄垂首应答。

刘宏微微颔首,侧目唤道:“张让。”

侍立一旁的宦官立刻躬身:“老奴在。”

“去宗庙查证族谱。”

“遵旨。”

张让悄然退下,经过刘玄身旁时,嘴角掠过一丝若有深意的笑。

约莫半个时辰后,张让无声归来,附耳低语:“陛下,族谱已验,刘玄确为中山靖王后裔。”

“甚好!”刘宏神色愈发温和。

又过片刻,刘玄怀揣盖有玉玺的任命诏书退出御书房。张让紧随其后,笑吟吟拱手:

“恭贺刘大人——不,该称代郡太守了!哎哟,瞧老奴这记性,应是‘代侯’大人才对!”

“公公折煞我了,唤我刘玄便是。”刘玄笑容谦和,袖中滑出一颗玲珑剔透的琉璃珠,“此番多蒙公公周旋,小小心意,万望笑纳。”

“哎呦,这如何使得!”张让嘴上推辞,手却利落地接过珠子,眼角的皱纹堆得更深了,“代侯此去幽州代郡,山高路险,盗匪横行,更兼鲜卑扰边。若大人不嫌,老奴可请陛下调派精锐护送……”

“全凭公公安排!”刘玄欣然应允。

张让甩了甩拂尘,眯眼笑道:“那便请代侯暂留洛阳,静候佳音。”说罢,施施然消失在宫廊深处。

三日后。

长安城外,官道上尘土飞扬。五百铁骑护卫着数十辆马车缓缓前行。车队 ** 的马车里,刘玄正闭目养神。

"这趟洛阳之行,收获远超预期啊!"

刘玄本是水蓝星人,三个月前意外穿越到三国时代。与他一同降临的,还有名为"神级淘宝系统"的金手指——只要拥有足够声望,就能在系统商城兑换任何物品。

穿越第七日,他凭借李白的诗句在洛阳文坛崭露头角,获得第一桶声望金。随即兑换了全套三国史籍,发现一个关键信息:汉灵帝刘宏自178年起公开卖官鬻爵。

抓住这个机会,刘玄随商队历时月余从幽州抵达洛阳。此后两月间,他不断"创作"李白、杜甫等大家的诗作,被洛阳文人誉为"诗仙"。

名声只是第一步。刘玄用系统兑换的玻璃弹珠结交宦官张让,更以价值百点声望的雕龙刻凤水晶杯进献刘宏。龙颜大悦之下,他不仅获封代郡太守、县侯爵位,更被录入宗谱成为中山靖王刘胜之后。

此事让刘玄见识到十常侍权势之盛——竟能擅自修改皇家族谱!即便没有后续乱局,汉室衰亡也在所难免。

当前声望:132,124

这十三万声望,是他几乎搬空《唐诗三百首》所得。看似不多,实则已是一笔惊人财富。

一点声望虽仅能换取一颗看似无用的玻璃弹珠,但若将其兑换为粮食,却能购得足足一百石。

一石折合一百二十斤,一百石便是一万两千斤!

然而刘玄并不打算直接用声望在商城中换取粮食。他更愿意用几颗玻璃弹珠与世家豪门交易,换取更多粮食。声望兑换粮食,不过是应急之策罢了。

“如今是180年,若未记错,张角三兄弟将于184年起事,我还有整整四年时间!”

“四年虽不算长,但有系统相助,必能积蓄一股不弱的力量!”

刘玄低声自语,眼中燃起野心的火焰。

时光飞逝。

半月后,幽州广阳郡蓟城外,一支车队在五百精锐骑兵的护送下缓缓驶近。

尽管刘玄的代郡太守之位由汉灵帝刘宏亲封,但强龙难压地头蛇。既然踏入他人地盘,对方又是自己的顶头上司,礼数自然不可少。

两时辰后,幽州刺史府内,刘虞热情款待了刘玄。

刘玄起初疑惑,尚未献礼,刘虞为何如此热络?

很快他便明白缘由——刘虞酷爱诗文。

当初刘玄初至三国时,为赚取声望,曾在代郡留下几首佳作。刘虞闻讯后立刻派人寻访,不料刘玄已赴洛阳。

后来,刘虞又听闻刘玄在洛阳三步成诗,被誉为“诗仙”,愈发渴望一见,与之切磋诗文。

今日刘玄登门,刘虞岂能不喜?

二人畅谈两时辰,刘玄方告辞离去。

“呼……总算脱身了!”

刘玄长舒一口气。

此后数日,他每日前往刺史府,与刘虞吟诗论赋,联络情谊。

几日后,他订购的首批十万石粮食运抵,这才辞别刘虞,启程前往代郡。

代郡辖十一县:高柳、马城、道人、北平邑、班氏、狋氏、平舒、东安阳、桑干、当城、代县。其中代县为郡治所在,却并非最富庶之地。

代县虽是代郡军政文化中心,却极为贫瘠。城墙仅两三米高,且为土坯所筑,防御之力微乎其微。

刘玄大惑不解——如此矮墙,如何抵挡鲜卑铁骑?

必有隐情!

一番查探后, ** 浮出水面:朝廷拨付的筑城款项与赈灾粮饷,大半被代县县令与县尉中饱私囊。

县令掌政务,县尉掌兵权,二人勾结,百姓苦不堪言,唯有忍气吞声。

当刘玄从一位啃食霉变干粮的佝偻老人口中听闻此事,顿时怒不可遏。

他率五百精骑直闯县衙,却见县令与县尉正大摆宴席,山珍海味满桌,酒酣耳热,好不快活。

求鲜花!求票票!求打赏!

幽州乃是大汉最为贫瘠的州郡之一,而代郡在幽州诸郡中更是位列倒数第三。

郡内百姓困苦不堪,刘玄沿途所见尽是面黄肌瘦的饥民,许多人为了果腹不得不啃食树皮草根。盛世粮贱,乱世粮贵,而今正值乱世,粮价飞涨。

此前,刘玄耗费五颗在三国时期堪称稀世珍宝的玻璃弹珠,才勉强从世家大族手中购得三十万石粮食。若再以玻璃珠换粮,恐怕所得将减半甚至更少。

然而,就在今日!

他从代县县令与县尉的府邸中抄出近十万石粮食!

代县郡守府内,听闻此事的刘玄先是震惊,继而怒火中烧,恨不得立刻冲入大牢将那两名鱼肉百姓的 ** 斩首。但他强压怒火,只因早已为他们安排好了结局。

"带我去看看!"刘玄对新任代县县令下令。

"遵命,郡守大人。"

在新任县令的引领下,刘玄踏入前任县令的府邸。

府门前的石狮雕工精湛,材质上乘;府内亭台楼阁,极尽奢华。更令人咋舌的是其规模——占地五六百亩,堪比五六十座足球场,或数百个篮球场。

穿过重重院落,刘玄终于来到府邸深处的库房。

推开库门,霉腐之气扑面而来,熏得人几欲作呕。堆积如山的粮食中,已有不少因存放过久而腐烂变质。

"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!"

想起沿途所见百姓的惨状,刘玄此刻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诗的深意。

沉吟片刻,他肃然下令:"传我命令,即日起,代郡百姓凭户籍登记,每人可领五十斤粮食。须本人亲自领取,严禁冒领,违者——斩!立!决!"

如今刘玄手 ** 有五十万石粮食——包括抄家所得的二十万石,以及购得的三十万石。代郡在册人口约三十万,发放一千五百万斤十二万五千石粮食尚在承受范围内。

此举益处良多:

其一,稳固刘玄代郡郡守之位;

其二,赢得民心;

其三,提升声望;

其四,借机普查人口,完善户籍,便于日后治理。

第五,开仓放粮能削减代郡境内的匪患。

这世道的百姓最是淳朴,若非为了一 ** 命粮,谁愿提着脑袋刀口舔血?

第六,此举还能招揽外郡流民落户,壮大代县人口。

可谓一箭六雕!

"下官领命!"新任县令声音发颤,望向刘玄的眼中闪着泪光。刘玄见他这般情状,便知已彻底收服其心。

"记着,凡户籍未录者,当场造册便可领粮五十石!"

"诺!"

"不论老幼妇孺,鳏寡孤独,见者有份!"

"诺!"

"外郡流民若愿入籍代郡,同样照发不误!"

"诺!"

翌日清晨,代县城门。

县吏领着差役将告示重重拍在城墙,铜锣骤响。

"铛——铛——铛——"

闻声聚拢的百姓越聚越多,大多不识字,只巴巴等着官吏宣读。

待县吏将刘玄的政令高声宣毕,人群霎时鸦雀无声。

告示连读三遍后,官吏拂袖而去。

直到差役的身影消失在街角——

"俺莫不是在做梦?"

"郡守大人真要开仓?"

"白送五十斤粮?"

"没上户籍的现补也行?"

"连外乡人都给?"

政令如野火燎原,快马载着文书奔往各属县。大小官吏无人敢怠慢,谁都清楚这位手握军政大权的郡侯言出必行。更遑论发放的俱是刘玄私库存粮,谁敢伸手,定斩不饶!

起初乡民多疑为骗局。

直到第一个胆大的汉子当真扛回黄澄澄的粟米——

整个代郡沸腾了!

牛家沟坐落于代县境内,是个不起眼的小村落。

"下一位!"

衙役高声喊道。

一位白发驼背的老者拄着竹杖,颤颤巍巍走进衙门。

"老丈可是代郡在籍人士?"衙役询问道。

查看完整章节

同类推荐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