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《大明:我成永乐大帝,爹你没死啊》一经上线便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,是“牧岛主”大大的倾心之作,小说以主人公朱棣姚广孝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,精选内容:【大明 朱元璋 朱棣 帝王争霸 征战天下 万国来朝】
我穿成朱棣,天天烤肉啤酒等朱元璋驾崩。
洪武二十九年,南京突然传来消息,皇上驾崩了!
嗯,怎么提前了?
不管了,快把本王的意大利炮拉出来,给大侄子看看黑科技。
一个月后,朱棣打进南京城,却看到老朱端坐在龙椅上。
朱棣人麻了。
爹,你没死啊!
《大明:我成永乐大帝,爹你没死啊朱棣姚广孝最新好看小说_已完结小说大明:我成永乐大帝,爹你没死啊朱棣姚广孝》精彩片段
那张锦衣卫密报重新被朱元璋捏在手里,目光停留在“意大利炮”四个字上。
意大利是什么鬼?
“咱戎马一生,从濠州的泥腿子打到应天的金銮殿,霹雳炮、铜炮咱都见过,可这意大利炮是哪路妖孽?”
朱元璋猛地将密报拍在案上,枯黄的手指点着纸面,“射程千步,轰塌三尺厚夯土墙?宋忠,他们是不是喝多了胡说八道?”
不怪朱元璋不相信,洪武年间,虽然有大铁炮,但射程也不过二百步,而且顶多在墙上砸个窟窿。
意大利炮怎么比朝廷铸造的大铁炮还牛逼?
不可能,绝对不可能。
宋忠趴在地上,脊梁骨绷得像张满弓,“回陛下,此乃锦衣卫百户亲眼所见,还画了炮身图样。”
他从袖中掏出一卷画纸,双手举过头顶。
朱元璋一把抓过画纸,油灯下,眯起老花的眼睛,只见纸上画着一门黑黝黝的铁炮,画得虽糙,却能看出炮管是整体铸造,而非拼接。
这手艺,连工部最好的工匠都未必能做到。
可朱元璋仍不相信,将画纸揉成一团,“什么意大利炮,定是朱棣那逆子搞的鬼,多半是塞满了火药的铁罐子,炸响时唬人的玩意儿!”
宋忠却再次叩首道:“陛下,锦衣卫密探亲眼见意大利炮只放了一发,却惊天地泣鬼神!”
朱元璋的眉头微微一皱,自是不信。
宋忠声音颤抖着继续描述。
“那一发打在一面巨大的夯墙上。那夯墙非比寻常,乃是用掺了糯米汁的三合土反复夯实而成,三尺有余,坚硬如铁,寻常炮石上去不过留个白印。”
“可意大利炮的炮弹一触即发,只听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,犹如惊雷劈地,天地为之变色!夯墙瞬间被轰得四分五裂,碎片飞溅数十丈远。”
朱元璋的呼吸瞬间变得急促,脸上浮现出一抹狐疑。
世间真有如此威力的大炮?
“朱棣用的什么邪术?他什么时候造的?”朱元璋的声音像从牙缝里挤出来的。
“启奏陛下,近日锦衣卫查得,燕王三年前就招了苏州的铸镜匠、徽州的采金师,在王府后院盖了铁坊,对外只说是打锄头镰刀。”
“去年冬天北平有异响,百姓说是老天爷打旱雷,其实是燕王在试炮。”
三年前……
朱元璋瞳孔骤缩。
那不正是老四从草原回来后,突然变得行为诡秘的时候?
他想起这三年来的种种传闻。
燕王在北平弄出一种烧烤,用铁签子穿了肉在火上烤,还酿了好多啤酒,说是能解暑,喝一口透心凉。
当时只当是这儿子打蒙古打疯了,学着胡人享乐,如今想来,全他娘的是障眼法!
“高筑墙,广积粮,缓称王。”
朱元璋喃喃自语,这是当年朱升给咱的平定天下九字真言,老四竟然学得一丝不差!
想到此,朱元璋忽然觉得后颈发凉。
自己杀胡惟庸,是怕相权压过皇权,杀蓝玉,是怕功臣欺允炆年幼。
可千防万防,没防住自己钦封的燕王,竟在北平偷偷磨了三年的刀!
难道老四早有造反之心,或者他早预判到朱允炆会削藩?
朱元璋突然拍了下案几,声音里竟带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亢奋,“好个老四,咱以为他只会砍蒙古鞑子,没想到藏得这么深!”
刘三吾吓得一哆嗦。
他是传统的士大夫,而且坚定支持朱允炆继位,朱棣这种行为,他忍不了。
刘三吾拱手道:“陛下,燕王私造重炮,想必早有不臣之心,此乃滔天大罪啊!”
的确是滔天大罪,朱棣就是有一百个头都不够砍的。
朱元璋却冷笑一声,并未生气。
“胜者为王,败者为寇,自古皆然。他若真能打进南京,那就是天命所归,谈何罪名?”
这话吓得刘三吾差点晕过去。
陛下这是怎么了?
燕王都反了,还说这种话?
岂不是说,太孙的皇位不稳了?
刘三吾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,真要一对一比,朱允炆是绝对不可能比得过朱棣的,可朱允炆才是正统啊。
“陛下,若将来燕王继承大位,将置晋王何地?”
这时候,秦王朱樉刚刚去世,可老三晋王朱棡正值壮年。
真要从皇子里边选,还轮不到朱棣。
朱元璋却不管,晋王根本不在他的考虑之列,曾经甚至想废了他。
他自顾自走到舆图前,手指重重戳在北平的位置。
“耿炳文善守,可他守的是夯土城墙,是砖石城楼。当年张士诚的炮,打在城墙上最多崩块砖,老四的意大利炮,非比寻常,一炮就天崩地裂。”
洪武初年修南京城墙时,朝廷特意让工匠在夯土里掺了糯米汁,坚硬如铁。
可即便如此,面对石破天惊的炮弹,又能撑多久?
下一刻,朱元璋又突然笑了,笑声里带着一种快意。
“咱这儿子,比允炆那小子懂兵,知道先夺诸王兵权,知道用火炮壮胆,知道用掷铜钱的把戏鼓舞军心。”
说到掷铜钱,朱元璋突然哼了一声,“几百枚铜钱全正面朝上?当咱老糊涂了吗,定是两面都是正面,耍的小聪明!”
可即便如此,能想出这招稳定军心,也比朱允炆只会哭哭啼啼强。
想到朱允炆凡事都要咨询齐泰黄子澄之流,朱元璋叹了口气。
标儿,你这儿子哪都好,知书达理,谦恭仁厚,有君子之风。
可他要是当皇帝的人,不是让人尊敬,而是让人敬畏。
皇帝就不能是君子,要心狠手辣,杀伐果断,百官怕你,才会为你办事,大明江山才能国祚延绵。
这一点,老四比朱允炆强。
刘三吾心里咯噔一下。
不对啊,是不是剧本拿错了,陛下不应该为太孙着急吗,怎么还夸赞起燕王来了?
他可是造反啊,造反!
太孙储君之位危矣,可如何是好?
朱元璋摸了摸胡须,觉得这场“假驾崩”变得有意思起来。
原本只想看看允炆能不能镇住场子,看看诸王有没有反心,没想到炸出老四这么个藏龙卧虎的家伙。
可是……
朱元璋转念一想,如果老四真能一路打到南京呢?
他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,心绪翻涌,朱允炆和朱棣的身影,在他脑海中交替出现。
允炆仁厚有余,魄力不足,当了皇帝,真能守得住大明江山?
老四狠辣、果决,还有这等奇思妙想,倒真有几分咱的影子。
朱元璋缓缓坐下,意味深长说了一句:“咱就在南京等着老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