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沈芷兰周伟担任主角的现代言情,书名:《盛放于1990》,本文篇幅长,节奏不快,喜欢的书友放心入,精彩内容:1990年,26岁的知识女性沈芷兰,在遭遇婚姻背叛与事业困局后,毅然放弃铁饭碗,南下深圳。她凭借对美的敏锐直觉和不服输的韧劲,从服装外贸公司的底层员工做起,历经磨难,最终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时尚帝国。故事横跨二十年,不仅描绘了她的事业沉浮,更细腻展现了她与腹黑港商、温暖竹马之间复杂深刻的情感纠葛,以及在时代巨变中,一代女性如何挣脱束缚,找到自我价值与真正幸福的历程。
《盛放于1990(沈芷兰周伟)热门小说_《盛放于1990》最新章节在线阅读》精彩片段
单位公告栏前围了不少人,嗡嗡的议论声像夏日午后的蝉鸣。
沈芷兰端着刚洗好的搪瓷杯从水房回来,正好看见小李从人群里挤出来,脸上带着欲言又止的复杂表情。
"沈姐……"小李张了张嘴,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,只朝公告栏方向使了个眼色。
沈芷兰的心轻轻一沉。
她拨开人群,目光落在那一纸红头文件上。
白纸黑字,清清楚楚地写着宣传干事晋升人选——王秀娟。
那个上周才调来、连宣传稿都写不利索的姑娘,据说是某位副局长的远房侄女。
"凭什么啊?
"身后传来压抑的议论声,"沈姐写的材料都在市里拿过奖……""嘘,小声点。
""这不明摆着吗?
"那些声音像细针一样扎在背上。
沈芷兰站在原地,感觉公告栏上的字迹渐渐模糊成一片。
她想起这一个月来熬夜写的汇报材料,想起那些被科长夸赞"有灵气"的宣传稿,想起自己偷偷做的版面创新设计——原来在"关系"两个字面前,才华轻得像一粒尘埃。
"小沈啊。
"孙科长的声音在身后响起。
她转过身,脸上己经挂好了恰到好处的微笑:"科长。
"孙科长搓了搓手,难得的和颜悦色:"这个……秀娟同志虽然年轻,但是很有潜力。
你是老同志了,要多带带她。
"沈芷兰的指甲陷进掌心,脸上却笑得更加温顺:"应该的。
"下班铃响得格外刺耳。
她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,自行车蹬得飞快,仿佛这样就能把那些不甘和委屈都甩在身后。
推开家门,一股饭菜香扑面而来。
周伟己经坐在饭桌前看报纸,头也不抬地问:"今天怎么这么晚?
""单位有点事。
"她放下布包,走进厨房盛饭。
"对了,"周伟翻过一版报纸,语气随意,"你们单位那个晋升名额定了吧?
"沈芷兰盛饭的手顿了顿:"定了。
是王秀娟。
""王秀娟?
"周伟终于从报纸里抬起头,"就那个王局的侄女?
"她点点头,把饭碗放在他面前。
"意料之中。
"周伟又埋首回报纸里,声音隔着新闻纸传来,"早跟你说过,别那么拼命。
女人家,把家里收拾好才是正经。
"沈芷兰握着筷子的手指微微发白。
餐桌上方那盏昏黄的灯,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,长得快要将她完全笼罩。
"我写的材料……""写得再好有什么用?
"周伟打断她,终于放下报纸,语气带着明显的不耐烦,"这个社会讲究的是人情世故。
你整天琢磨那些没用的,不如想想怎么把阳台那盆快死的花救活。
"他没注意到她瞬间苍白的脸色,自顾自夹了一筷子菜:"要我说,趁早生个孩子是正经。
你都二十六了,再过几年就是高龄产妇了。
"沈芷兰低头看着碗里的米饭,一粒一粒,白得刺眼。
餐桌上的沉默像不断上涨的潮水,渐渐漫过脚踝,淹过膝盖,最后扼住喉咙。
她想起白天公告栏前那些同情的目光,想起笔记本里那些不被认可的设计图,现在又加上丈夫这番理所当然的"规劝"。
原来窒息从不来自某一个瞬间,而是这样一点点、一天天,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。
"我吃饱了。
"她放下碗筷,声音轻得像一声叹息。
周伟疑惑地看了眼她几乎没动的饭碗,最终什么也没说。
阳台外,最后一点天光正在消失,夜色像墨汁一样渲染开来。